大城市月嫂月薪兩三萬元年末供給短缺,不少公司的月嫂已預定至來年
時間:2018-11-28
點擊:996次
桂林市家政行業聯合工會一直致力于家政行業標準化工作,為推動行業規范健康地發展,各會員單位也紛紛獻計出力,配合工會落實家政行業標準化工作,搭建行業誠信體系大平臺。在目前家政市場最火爆的月嫂崗位上,各大城市都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桂林市家政行業聯合工會主席單位桂林市中程保潔服務有限公司持續發力,最近已與廣東的家政公司達成培訓——就業對接通道,為本地月嫂就業提供更好的選擇;除此之外,工會副主席單位桂林市康貝家庭服務有限公司、桂林桂嫂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等等都擁有完善的月嫂培訓就業體系。
以下為新華社北京報道:
據新華社北京11月24日電臨近年末,記者發現盡管價格不菲,不少月嫂公司的月嫂已預定至來年。月嫂需求大爆發的背后,一方面是二胎政策放開后新生兒增多,消費者對專業母嬰護理需求日益旺盛;另一方面,月嫂行業行業門檻低,人員流動性強,時值年末部分月嫂返鄉,導致月嫂供給短缺、供需不平衡的問題突出。
月嫂“檔期”火爆
近日,記者來到北京市一家規模較大的月嫂公司時,公司員工趙樂芹說,目前公司的月嫂已經預定到來年4月份,如果需要得抓緊,要不然選擇會越來越少,并為記者安排“面試”了3名月嫂。
而一些月嫂公司因月嫂正在上崗,想約見面只能“排隊”。寧夏銀川市某月嫂加盟店負責人饒玉萍說,最近月嫂需求比較火熱,店里的40多名月嫂都在上崗,想了解月嫂情況只能通過紙質材料和視頻聊天,至于什么時候月嫂有“空檔”,她也說不好。
此外,月嫂的價格也不菲,在一些大城市,月薪兩三萬元的月嫂并不少見。記者采訪的北京市月嫂公司將月嫂劃分為5個等級,月收費最低10800元,最高20800元。
需求端越來越“挑剔”
隨著觀念的轉變,不少消費者更傾向選擇月嫂。但作為陌生人的月嫂關系到新生兒的成長、產婦的健康,消費者對月嫂的要求越來越高。
今年初為人母的浙江杭州市市民李萌為請到合適月嫂可謂“煞費苦心”。懷孕之初,李萌就和家人四處尋找合適的月嫂,最終經熟人介紹提前半年才在上海某月嫂公司預定了一位。李萌說,月嫂大多來自農村,除了專業的護理外,月嫂會不會講普通話、是否勤快、愛不愛干凈、了不了解杭州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有沒有不良習慣都是我們考量的內容。找月嫂的時候全家上陣,費了不少力氣,幸虧月嫂很盡心,感覺蠻值的。
“過去消費者請月嫂更關注飲食方面,現在大家越來越關注健康,我們也針對消費者的需求不斷推出新的服務項目。”北京市某月嫂公司經理張政說。
近幾年,因收入高,月嫂培訓很受歡迎,但月嫂大多來自農村,對工作的適應能力各不相同,一些人掙點錢后就不干了,行業流動性挺大,好月嫂就更少了。
行業有待規范
專家認為,月嫂作為朝陽產業,既滿足了城市需求,也是農民創收的新方式。對于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行業有待規范等問題,一方面需推動相關國家標準的落實,統一、細化月嫂的各類資格認證,為消費者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另一方面,相關部門應加強對月嫂公司的監管,整治濫發證、亂評級等行業亂象,并將有欺騙行為的月嫂公司及月嫂納入征信記錄,逐步實現行業的規范化管理。